北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吴学镇
他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行为举止温文尔雅;他总是精力充沛,在北海市各项大型活动的现场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从尘土飞扬、热火朝天的职业教育实践基地,到明窗净几、书声琅琅的教室,再到校内外各类大型活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现场、疫情防控“战场上”……无论身处何地担任何职,他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守教育阵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责任与担当、时刻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近年来他积极探索适合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发展的“党建领航:三阶段进阶式——素质引领,赋能成长‘共青团+’”大课堂的育人新路径,创新构建学校共青团建设及教育实践活动体制机制,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践行“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
他高质量助力北海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成效得到了多方高度肯定和认可,他是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广西吴学镇“匠·德”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北海市青年讲师团成员,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二等奖获得者,所带班级曾荣获北海市“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称号;他就是——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员教师、团委副书记吴学镇。先后共参与课题研究4项,获得自治区奖项11项、市级奖项17项、校级奖项22项。近年来所负责工作学校层面获奖14项,学生层面获奖近两千人次。
一、党建领航、守正创新:高质量助力北海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2022年,正逢北海市申报创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之际,学校作为教育系统唯一一个核验点位,他积极对接市委统战部及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参照核验点位“八个一”要求推进,作为主要负责人牵头从1月接到通知起至9月期间日夜加班、反复斟酌,先后协调学校多个部门共同完成讲解词修改共50余次、点位活动设计10余个、增加氛围营造30余处、台账资料15盒、拍摄成果宣传片2部。高标准完成市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宗委、国家民委等的核验检查,助力北海市成果获评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他牵头负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来,不断改革创新工作体系,创新建立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科课程安排等四个融入方面,打造两个品牌:一是“德育+课程+N”品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二是“民族文化+技艺传承”职教品牌,抓好民族文化传承的“4+2”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工作。
目前学校该项工作硕果累累,学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学校近年来共获得“第二批北海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等6项自治区及市级以上称号及荣誉。2019—2021年三年民族团结进步专项绩效考评连续获得“一等奖”等次。
二、冲锋在前、主动作为:在“抗疫”一线展现青年党员风范
“我是党员我先上”——2022年7月12日,北海市自报告感染病例以来,吴学镇不忘初心使命,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加入所住小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队伍当中,次日接到学校通知后到桂电北海校区布置医疗人员驻点及学校隔离点,此时他已连续工作超过20小时。
在疫情静默管理期间值守“三无小区”,作为市直教育系统联络员对接怡海新村社区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协调涠洲实验学校等四所学校下沉教师投入到24小时疫情防控值班值守点,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扫码登记、情况核查,入户调查,网格点位上门排查、住户信息录入,生活物资保供等工作。
期间,吴学镇既当“指挥员”又做“实战员”,日均工作超过15小时,在工作中骑电动车不慎摔伤的情况下仍在家坚守工作,线上协调工作,伤情稳定后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共支援社区完成11个核酸采样点、5个网格工作、共计一千多户的疫情防控信息整合,共计统筹人员(班次安排)安排500多人次。
其被中共北海市委教育工委、北海市教育局评为打赢疫情阻击战“突出贡献”奖,学校被评为“突出贡献集体”,并被驿马街道办事处及中安蓝天大厦及华通公寓等4个小区居民代表授予锦旗。
三、立德树人、善思善为:创新教育理念探索青年工作路径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积极探索适合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发展的育人新路径新模式,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铺好路子。他创新提出“党建+团建+德育+N”的团建品牌,秉持“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任职期间大胆改革创新,共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数百场,活动质量大幅提升,育人效果显著提高,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近年来所负责工作学校层面获奖14项,学生层面获奖近千人次。
2022年,他被聘任为“北海市青年讲师团成员”,进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团课共12次,每周组织学生参加网上主题团课“青年大学习”,近年来学校参与率均超过同类学校平均水平。近年来共组织团员参加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等主题教育累计1500人次。
任职期间他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志愿服务队服务功能,凝练出“匠心·笃行”——“三强三重三新”的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带领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助力创城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技能进社区……他经常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三无小区”、海滩、北部湾广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年均超过30场。活动具有前瞻性及专业性。学校被北海市委市政府评为2021-2022年度北海市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奖先进集体(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方面)。
年内,组织开展国旗下讲话共30余场;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引领作用,结合“立德树人”育人方针,开展“我们的节日”重要纪念日等社会实践活动,共计50余场。
此外,他还积极协助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等上级部门开展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协助组织开展了2022年北海市中小学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活动,接待各级各部门到校学校参观交流共计40余次。
四、勇毅前行、刻苦钻研:踔厉奋发践行教学育人初心使命
他作为青年教师十分重视自我提升。积极对接专业教师发展标准,带领17名教师组建自治区级班主任工作室。作为自治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致力于学校德育工作提质培优,推动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建班育人能力。他参加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及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技能大赛均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他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及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竞赛),目前共参与自治区级课题研究4项,参与编写教材1部,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获奖共8项。其中撰写的论文《校企合作共建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18年全区职业院校德育研讨论文评比二等级。
所带班级曾荣获北海市“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称号;多次获得学校“优秀通讯员”“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先后共参与课题研究4项,获得自治区奖项11项、市级奖项17项、校级奖项22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